教育改革建議諮詢
教育制度檢討 : 教育改革建議
終身學習自強不息
-
一、
-
-
二、
-
-
三、
-
- 幼兒教育
九年普及基礎教育
高中教育
高等教育
持續進修
- 幼兒教育
-
四、
-
- 終身學習的學制
- 聯合家長,樹立幼兒教育新文化
- 建構終身學習的學校生活
- 改革學習評估、公開考試及入學環節
- 改革高等教育
- 建構持續進修的全面體系
- 學校和教師的新角色
-
教育制度檢討
教育統籌委員會(教統會)現正對香港的教育制度進行全面檢討,檢討工作分三階段進行。
第一階段:
教育目標- 這一階段的重點是研究香港在廿一世紀的教育目標。
- 有關的諮詢公眾工作,已在今年一月至三月完成。
第二階段:
教育改革建議- 教統會在整理第一階段所有收集到的意見後,修訂了教 育目標(見 http://www.e-c.edu.hk ),並展開了第二階 段的檢討工作。
- 這階段的重點是檢討香港學制的整體結構、課程和評核 機制等問題。
- 教統會現就有關的改革建議諮詢公眾意見,除了廣泛派 發諮詢小冊子外,也會舉辦一次大型研討會及多個專題研 討會,歡迎各界人士參加。
- 諮詢工作預計在十二月中完成。
第三階段:
教育改革方案- 完成第二階段的諮詢工作後,教統會將隨即展開第三階 段的研究工作,根據收集到的意見,擬定學制的整體結構 、課程和評核機制的具體改革方案,和優先次序。
- 在完成以上的工作後,教統會將再次諮詢公眾。
- 預計在 2000 年中完成整項檢討,然後向行政長官提交建 議。
前言
教統會在第一階段的諮詢共收到超過一萬四千份意見書,反映了公眾對改革教育的熱切期望,也匯集了許多精闢和具建設性的意見。參考了這些意見後,教統會認為首要達致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「 樂於學習、善於溝通、勇於承擔、 敢於創新 」。
教統會以收集到的意見為基礎,對香港現時的教育制度,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,就教育改革提出了初步構想。
我們現在誠意邀請各界人士,一起參與這項與市民大眾息息相關的教育改革,踴躍發表意見。
-
一、綱領
學習帶來無窮樂趣,學習創造無限機會。
社會正在發生根本的變化。從工業社會轉變為資訊社會,從製造業為主的經濟轉變為知識為本的經濟體系,知識已成為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最關鍵的因素。已有的知識不斷陳舊,新的知識不斷湧現。學習,已不再局限於學科課程,不再局限於校內生活,也不再局限於六至二十二歲。終身學習的社會已經來臨!
反觀我們的教育制度,不少人認為仍停留於工業社會階段:培養少數,淘汰多數,製造大量失敗者。不少意見反映,現時的香港,幼兒教育往往課程艱深;小學生功課繁重,基礎教育重重關卡、處處死胡同。即使在大學,學生在狹窄的專門課程以外,經驗非常貧乏。不少學生在畢業後便不再學習,甚至在畢業前便厭倦學習。這與終身學習社會的期望,背道而馳。這是香港面臨的嚴峻挑戰。
我們必須迫切地對香港的教育制度作根本性的變革。教育改革,應該為每個人創造新的學習機會,也為香港帶來新的發展機會。這應該是香港教育改革的最基本綱領。
-
二、改革原則
教統會在設計改革的方向和建議時,大致遵照下列的原則:
學生為本: | 學習應以學生的成長為主要考慮,一切改革應給予學生更大的空間和彈性去組織和掌握自己的學習。 |
永不放棄: | 學生在每一個階段都不會因篩選而堵塞繼續前進的機會。任何人在人生任何階段都有機會進修、學習,而其成果都會得到適當的承認。 |
講求質素: |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標,是讓每一個人都有適切的學習機會,發揮潛能,以達到學習的最佳效果;從而保證基本水平,同時鼓勵追求卓越。 |
全方位學習: | 學習應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局限,通過正規、非正規和非正式的全方位學習活動,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學習經歷。 |
全社會動員: | 終身學習是個人及香港成功的重要基礎。政府、教育界和社會各界、學習者本身,都有責任為終身學習作出貢獻。 |
-
三、教育改革建議
我們提出以下的改革建議:
幼兒教育:
- 從新確認幼兒教育的地位,作為孩子們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。
- 讓孩子們經歷愉快活潑的群體生活和多姿多彩的學習生活,從 而培養學習興趣和良好的生活習慣。
九年普及基礎教育:
- 讓學生養成基本的學習習慣、能力和態度,建構基本知識,為 終身學習建立良好的起點。
- 讓學生經歷連貫及全面的學習生活,發展多元智能,而不局限 於為少數科目的考試作準備。
- 設立有效評估機制和採取適切的教學措施,讓學生有最大空間 發揮潛能,既能保證基本水平,又能發展所長。
- 逐步取消為中一學位分派而設立的公開評核及學生組別。使九 年普及基礎教育成為一條暢通無阻的大直路,讓學生專心投入各 類有利於個人全面發展的學習活動。
高中教育:
- 在充實基礎知識之餘,讓學生在學術、職業、組織、服務、體 藝各方面有一定的經歷和嘗試。
- 讓學生在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方面都為終身學習奠下基礎;但 不設文理分流。
- 讓學生有多元的選擇,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性向,為將 來就業、生活和終身學習作準備。但不設過早定向的職業學校。
- 九年普及基礎教育之後、高等教育之前,只設一次公開考試。
高等教育:
- 讓每一個有志修讀高等教育課程的人士,都有機會按能力繼續 進修,為自主的終身學習踏出關鍵性的一步。
- 建立多元模式,讓有志者可以按能力在正規大學、進修學院、 持續進修院校之間選擇恰當的途徑修讀;院校之間最終將學分互 通;有能力者必有充分機會修讀學位課程。
- 高等教育的課程,將逐漸以學生志趣、工作需要或者升學要求 為主導,因而在選修、轉讀、休學、修讀時限各方面,學生都會 有更大的主動性和靈活性。
- 學士學位課程應盡量為學生提供橫跨不同領域的學習經歷,而 不致過早進入專才教育。正規大學的學生,將經歷更全面更豐富 的校園生活。
- 大學收生,以學生全面表現為考慮,而不單純以公開考試成績 為準。
- 增設研究生學位,讓更多有志者在專業或特定學科作較深入鑽 研。
持續進修:
- 鼓勵開放的持續進修體制,讓有志人士都可以有適當機會和途 徑進修。
- 為社區提供設備、資訊和資源,讓廣大市民,不論階層與學歷 ,都能有機會繼續進修。
- 建立有效的評審及確認機制,讓市民的進修質素得到保障。
- 建立全面及互通的學歷認可機制,讓學生循不同途徑、通過不 同方式進修所獲得的成果得到恰當的確認。
-
四、改革議程
為了實踐上述的建議,教育統籌委員會提出以下的具體改革議程,諮詢公眾意見。教育統籌委員會並將於一系列的研討會中,提出一些初步構想 :
-
終身學習的學制(見附圖)
- 幼兒園、幼稚園可否統一體系?
- 九年普及基礎教育,如何能使中、小學連成一氣,並免除 當中派位機制?
- 高中學制可否也連成一氣,不分高中、預科兩層,不分主 流、職業學校,但同時照顧學生的不同性向和特點?
- 高等教育可否匯合現存的正規大學、專上院校和業餘進修 機構,建設多類型的高等教育體系,讓每一個有志修讀高等 教育課程的人士,都有機會按能力進修?
- 目前繁多的業餘進修機會,是否需要加強連繫,組成一個 統一而靈活、開放而多元化的持續進修體系?
-
聯合家長,樹立幼兒教育新文化
首要任務:
- 加強行政監管,採用合乎幼兒發展的課程,防止揠苗助長 構想中的改革項目:
- 如何盡快提高幼兒教育師資?
- 如何建立家長教育網絡體系,樹立幼兒教育新文化 ?
- 如何建立業界提高質素機制 ?
-
建構終身學習的學校生活
首要任務:
- 在教育界和社會中推廣全面學習經歷的觀念;動員社會力 量,為各類課堂以外的學習創造空間及提供支援構想中的改 革項目:
- 如何結合正規、非正規及非正式學習活動,為學生提供全 面學習經歷?
- 如何改革各科課程,以提供全面學習經歷和配合終身學習 的需要?
- 如何讓中小學教師能夠集中精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質素?
- 在進入小學及中學的轉折階段,如何幫助學生適應學習生 活上的轉接 ?
- 如何創造機會,讓傑出人材得以湧現 ?
-
改革學習評估、公開考試及入學環節
首要任務:
- 改革升中派位制度,去掉惡性篩選;但同時在各重要階段引進提高學生學習質素、保證學生基本水平的機制
- 改革大學收生
構想中的改革項目:
- 如何推動學校自我評估文化?
- 如何改革小學入學辦法?
- 如何建立九年一貫大直路?
- 九年普及基礎教育終點要不要設篩選機制?如何保證學生 達到應有水平?達不到水平又如何?
- 如何改革高中末段的公開考試?如何改變“不考不學”的 觀念,精簡考試方法和內容,把握最關鍵環節,發揮考試的 良性作用,提高學習質素?又如何設立學生能力基本標準, 以確定考生是否達基本要求 ?
-
改革高等教育
首要任務:
- 在現有機構的基礎上,鼓勵各類進修學院的設立
- 鼓勵大學實行認真的學分制
構想中的改革項目:
- 如何讓大學逐步實行院校互通的學分制?大學、進修學院 和持續進修課程之間,學分如何互通 ?
- 如何定義第一學位?如何增加大學生知識的廣度?大學生 的校園生活和社會實踐是否有足夠的空間?
- 如何鼓勵各種類型私立大學的發展 ?
- 應否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?
-
建構持續進修的全面體系
首要任務:
- 政府、進修機構、僱主共同建構持續進修的合作及資格認 可機制構想中的改革項目:
- 政府、進修機構、僱主、學習者及社會其他界別應如何合 作?如何分工?資源如何調配?
- 如何建設遍及性的持續進修資訊網絡?
- 應否建立涵蓋教學設施、圖書館、資訊科技、自修場所、 諮詢服務的社區終身學習中心?
-
學校和教師的新角色
首要任務
- 為教師創造空間,讓教師可以發揮專業判斷,因材施教
急須研究的問題
- 為了實踐上述建議,教師需要在觀念和角色上作出甚麼的 變化?教師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甚麼地方?減少了篩選和淘 汰,教學工作將以甚麼為主線索?
- 如何才能做到既不放棄每一個學生,又能讓大批傑出人材 湧現?
- 為了實現教師的新角色,教師教育與教師發展應有甚麼相 應改革?
- 教師本身如何實踐終身學習?
- 學校和教師,在學校以外的社會中,可以有甚麼貢獻?
作為社會的一份子,您認為 :
- 為終身學習作準備,必須讓學生的學習經歷,不局限於課堂學 習和學科內容,亦不單純以學術成績評核學生的表現。家長、學 校、老師、其他社會人士是否理解,是否支持?各自可以作甚麼 貢獻?
- 按以上的建議,教育制度中的篩選、淘汰,將大大減少,會不 會因而降低了學生的上進心和學習水平?傑出人材的培養,將會 更順暢,還是更困難?
- 若要塑造愉快而有效的幼兒學習環境,而不致揠苖助長、妨礙 兒童的心智發展,幼兒教育必須去掉艱深的課程內容與繁重的學 術性活動。家長、學校、教師和社會其他人士是否有此準備?
- 要實踐以上的教育改革建議,所需的資源將遠高於現政府資助 的水平。如果要推行建議中的教育改革,是需要政府和社會共同 承擔的。在終身學習的社會裏,社會每一份子,包括學習者本身 ,都應該為實踐以上的教育改革建議,貢獻額外資源。您是否願 意作出承擔?現有的資源又如何能更有效使用?
- 在這次教育改革中,您覺得您可以作甚麼具體的貢獻?
我們將就以上的改革建議,舉辦一個大型的研討會及六個專題研討會,詳細討論構想中的改革方向和建議方案,歡迎各界人士參加。各專題研討會的討論文件,將於未來數週內在教統會網址陸續公佈。
研討會時間表
編號 | 題目 | 日期及時間 | 地點 |
---|---|---|---|
01 | 教育改革建議 | 一九九九年九月廿三日 (星期四)下午四時正 | 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一號演講廳 |
02 | 成人及持續教育 | 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一日 (星期一)下午三時正 | 香港城市大學惠卿劇院 |
03 | 高等教育 | 一九九九年十月十六日 (星期六)上午十時正 | 香港灣仔愛群道 5 號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 |
04 | 課程改革 加強全方位學習機會 | 一九九九年十月廿八日 (星期四)下午四時正 | 香港灣仔愛群道 5 號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 |
05 | 公開考試、學習評估及 中小學入學辦法 |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日 (星期二)下午四時正 | 香港灣仔愛群道 5 號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 |
06 | 幼兒教育新文化: 課程、學制、師資 |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七日 (星期日)上午十一時正 | 香港灣仔愛群道 5 號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 |
07 | 教師角色及專業發展 |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三日 (星期六)上午十時正 | 香港灣仔愛群道 5 號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 |
閣下如有興趣出席,請填妥回條,郵寄、傳真或電郵至教育統籌委員會秘書處,以便預留座位。
地址 : | 香港中環下亞厘畢道 政府合署中座七樓七一四室 教育統籌委員會秘書處 |
傳真號碼 : | 2537 4591 |
電郵地址 : | educom@netvigator.com |
書面意見,請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五日前,郵寄、傳真或電郵至教育統籌委員會秘書處。如欲參閱更多有關今次檢討的資料,請瀏覽教統會網址(http://www.e-c.edu.hk).
回條 Reply Slip
致 : 教育統籌委員會秘書處 Education Commission Secretariat
教育改革建議
Framework for Education Reform
本人將會出席以下由教育統籌委員會舉辦的研討會:
I would like to attend the following forum / seminar(s) organized by the Education Commission :
研討會編號 Forum/Seminar Code | 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|
以下是本人的姓名、聯絡電話及地址 My particulars are:
姓名 Name | 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|
電話 Telephone no | 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|
地址 Address | 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|
傳真 Fax No. | 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|